日本京都的美,是四季、祭典、建筑、街道,也是千年古城在时间荏苒下依旧引人入胜的文化底蕴;今年日本设计大师佐藤大联手七间京都传统工匠老店,透过设计为代代相传的百年工艺带来崭新视角,并以不同以往的诠释方式展现京都魅力。 由nendo操刀设计的《NENDO SEES KYOTO》展览,邀来京都在地「十六代 大西清右卫门」、「植治 次期十二代 小川胜章」、「清水寺」、「小嶋商店」、「香老舗 松荣堂」、「十三代 中村宗哲」、「宫崎家具」与「十五代 乐吉左衞门 乐直入」分别合作七件作品,其中亦从清水寺经堂和西门获得灵感,打造出现地创作的装置艺术,目前所有作品展示於二条城、二之丸宫厨房与御生所。对佐藤大来说,设计的介入并非与传统宣战,而是透过不同技术的融合,让原先对传统工艺视而不见的人,也能重新投以关注目光。
二条城展览会场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 Takumi Ota)
以装置艺术转译千年寺庙传统文化价值如果你曾经造访过京都,肯定不会错过自创建以来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清水寺。这次nendo在清水寺「西门」这个过往被称作佛教「日想观」圣地(夕阳西下时,望向天空思考西方极乐净土的冥想方式),以镜面一一覆盖38个台阶,并透过精密计算的角度,让镜面尽可能不反映到游客与周围建物,仅呈现出湛蓝天空的纯净美好。
清水寺西门的楼梯被镜面取代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 Takumi Ota)
镜面阶梯映照出迷人的蓝天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 Takumi Ota)
(Credit:nendo)另一件装置,援引清水寺所供奉的千手观世音菩萨33个普度众生形象,并以「看不见,但可以想像和感受能量」的祈祷空间做为设计发想,结合源自京都大学的初创企业Space Power Technologies「无线供电」(不插入充电线便能提供设备输送电力的技术),融入观音千手之姿,以33个照明灯饰点亮殿堂。
以千手观音之姿化身祈愿场域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 Takumi Ota)透过几何线条的设计感为传统庙宇赋予一丝当代氛围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 Takumi Ota)
此灯饰既融入传统同时也体现当代设计的审美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 Takumi Ota)
这次展览除了在清水寺的两件装置艺术外,nendo也为京都传统纯手工灯笼「小嶋商店」操刀设计出可内外翻转、造型多变的「表里」灯笼;同时也结合宫崎家俱「京指物」的传统技术,不使用任何一根金属钉或接合工具打造出极具曲线美感的「风雷神图屏风」。协同老香铺松荣堂,以3D列印设计融合七种颜色、七种不同香味和四种不同形状的新香,则是既优雅又充满创意。
一共七件作品,每款都为传统赋予了当代的新气象,而其中最让人啧啧称奇的莫过於为京都「乐烧」所操刀设计—会自己喝颜料的「润碗」。
nendo为京都传统纯手工灯笼「小嶋商店」操刀设计的「表里」灯笼,将内部竹条加上关节,保留可活动的空间,自然就能展现出具弹性且多变的样态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Hiroshi Iwasaki)
「表里」灯笼舍弃原先以厚和纸铺在表面的工艺,改以透气性较高的丝绸营造轻盈柔软的特质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 Takumi Ota)
从江户时代起流传至今的日本指物木工,是专指不用任何金属连接靠木头本身拼接而成的制作工艺,1856年在京都创立的宫崎家俱,一向擅於此道,nendo这款以木头制作的「风雷神图屏风」便以体现此工艺的最佳典范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 Takumi Ota)
自江户时代起250多年来,京都的「御庭植治」世世代代都以小川治兵卫的名义进行园艺设计。即将成为第十二代传人的小川胜章认为,当代庭院魅力不再局限户外,因此nendo在石头内安装一个小抽屉作为家具元素,让石头也能走进室内居家风景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 Hiroshi Iwasaki)
nendo为松荣堂设计了七种香气、七种颜色、四种形状表现的新香。每种香的燃烧时间设定为5分钟,并结合将多种香系融在一起的系法,既具有设计美感,同时又保有传统香铺的薰香本质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Hiroshi Iwasaki)
此外,nendo还设计了桧木香炉。将香炉灰撒在里面,从上方按压香炉的盖子,便可在灰的表面上产生凹凸不平的日式花纹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Hiroshi Iwasaki)
透过3D列印出四种香的形状再透过不同系法体现优雅美感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 Akihiro Yoshida)
nendo与松荣堂合作的线香配色极美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 Akihiro Yoshida)让茶碗自己喝进调色颜料以中国明代三塞陶技术为根基,京都「乐烧」始於16世纪的桃山时代(1573—1600),由乐家第一代长次郎开创,至今制作工艺和烧制方法仍与450年前相同。「乐烧」不以过往辘轳拉坯(将黏土放置於辘轳圆盘上快速旋转)为制作方法,而是充分利用软土基材,以手揉成形,制成柔软、多孔且具有细微裂缝的特殊质地,特别是第15代吉左卫门乐所制作的茶碗,亦经常透过内部的不均匀性,展现容器的迷人性格。
吸收了饮料的颜色,透过土壤本身孔洞粗细的差异,将为茶碗铺上一层独一无二的色彩图案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 Akihiro Yoshida)
这件作品名为「润碗」,Nendo将烧制好的茶碗放置在带有毛毡的培养皿底座上。再将红酒、咖啡、红茶、绿茶、蓝莓汁等含有色素的饮料,藉由特殊装置吸入茶碗之中,让容器自行绘制色彩图案。一个容器吸附的时间约为 36 小时,待完成後,还需要约莫48 小时才能完全乾燥。土粒细密致密的部位不易染色,反之颜料则积极进入密度粗的部位。此外,颜料往往会聚集在裂缝和边缘,且它们在容器内外的染色方式有所不同。
( Credit:nendo)
此外,nendo还将容器切割後重新黏合形成「防水墙」,并制作出一个容器可同时从两个地方吸入不同的饮料,如此一来一次就可以更改左右两边的染色,不只展现侘寂之美,同时也让传统与当代透过设计相互辉映。
透过两边装置染色,可为茶碗增添更多的色彩变化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 Akihiro Yoshida)每只茶碗都有自己的样子,既有传统手拉坏手感,同时也极具当代色彩。(Photo Credit:nendo、Photography by Akihiro Yoshida)
《NENDO SEES KYOTO》展览
日期:即日起至2022年2月13日
地点:二条城 台所・御清所 / 清水寺 西门・経堂时间:二条城 9:00-16:00(受付终了)清水寺 西门 6:00-18:00、経堂 9:00-18:00
详细展览内容:https://bit.ly/3GruRh3
编辑/Christine Chen
▌